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4
- 题名/责任者:
- 观念与制度:以考察北朝隋唐内侍制度为中心/徐成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 ISBN及定价:
- 978-7-5201-2526-0/CNY128.00
- 载体形态项:
- 423页;24cm
- 并列正题名:
- Idea and system:focusing on the lord chamberlain system in northern Wei、Sui and Tang dynastyies
- 其它题名:
- 以考察北朝隋唐内侍制度为中心
- 丛编项:
- 优势丛书
- 个人责任者:
- 徐成, 1984- 著
- 学科主题:
- 宦官-政治制度-研究-中国-北朝时代
- 学科主题:
- 宦官-政治制度-研究-中国-隋唐时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D691.42
- 一般附注:
- 资助项目:扬州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历史变迁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408-420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考察其内侍制度的演变,凸显了观念与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北魏早期无内外朝之分。其内侍士阉杂用,迤至孝文帝改革,内侍仍可于内、外廷之间往来迁转。北齐承北魏后期文物制度,确立中侍中省与长秋寺并立的二元内侍体系。北周内侍机构属天官系统,为一个独立部门。隋统一南北,设内侍省,隋炀帝大业三年改称长秋监,将内侍部门定位为南衙下属机构。李唐前期,内侍制度承袭隋初的设置模式,内侍仍可担任外廷官员。至安史军兴,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位兼将相,任内外职,宦官任外朝官之习达到了最后的高峰。自唐代宗诛鱼朝恩始,宦官在原则上不再任外朝官,而宦官把持的内朝机构及职能的转而扩大。唐末的动乱中,宦官突破内朝体制的参政模式,如枢密使、神策中尉参与延英殿会议,枢密使于堂状后帖黄处理政府庶务等。然唐随后而亡,中古内侍参政之制便告一段落了。
- 随书光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D691.42/48 | 01293482 | 西区3层 | 可借 | |
D691.42/48 | 01293481 | 东3层1区 | 可借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