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订购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7
- 题名/责任者:
- 政府公共关系/唐钧著
- 版本说明:
- 3版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06
- ISBN及定价:
- 978-7-301-35161-1/CNY79.00
- 载体形态项:
- 402页;23cm
- 个人责任者:
- 唐钧 著
- 学科主题:
- 国家行政机关-公共关系学-高等学校-教材
- 中图法分类号:
- D035.1
- 一般附注:
- 21世纪公共管理学规划教材
- 责任者附注:
- 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 提要文摘附注:
- 政府公共关系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坚持“两个至上”的基础上,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新闻宣传、信息传播、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与社会各界进行及时沟通、交流互动。其目标为:第一,切实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公信力、引导力;第二,持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第三,有效扩大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政府公共关系具有维持公共部门与社会各界良性关系、调解群众矛盾纠纷、组织动员社会活动、维护良好声誉等聚集民情民意、治理社会风险等功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AI和高新科技推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尤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把握基本原理,遵守基本规律。根据情境,政府公共关系包括常态公共关系、应急新闻管理、危机公共关系三大板块,可与公共关系的综合治理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政府公共关系框架,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常态公共关系的重心在于形象优化管理、社会公众引导;应急新闻管理的关键是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新闻管理;危机公共关系的抓手是舆情引导、风险沟通、矛盾调解;综合治理体系则侧重全过程治理,即事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中共建共治风险共担、事后社会评价水平提升。构建政府公共关系,应致力于优化目标、要素、路径、机制,完善理念、策划、工具、考核,运用“时势度效治”等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公共关系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1)党政领导干部,用于提升群众工作的水准和提高科学决策的质量(新增);(2)公共事务、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士的参考读物;(3)新闻宣传和媒体关系、应急管理和危机公关、群众工作和信访接待、基层自治和党建工作、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等领域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士、公务人员、在职研究生(MPA/MBA/EMBA)、感兴趣人士等的专业读本;(4)公共管理、新闻传媒、社会管理、工商管理、法学等学科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等的课程教材。选用本教材的老师可填写书末的“教师反馈及教辅申请表”获得配套电子教学课件
- 豆瓣简介:
- 随书光盘: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