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2143nam0 2200301 450
- 010 __ |a 978-7-5227-2575-8 |d CNY98.00
- 099 __ |a CAL 012023128050
- 100 __ |a 20230925d2023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比较经济思想史 |A bi jiao jing ji si xiang shi |e 1776年前 |f 柴毅主编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d 2023
- 314 __ |a 柴毅, 云南大学副教授, 美国三一学院访问学者, 云南省云岭大讲堂专家。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演化经济学学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国家民委基金一项、云南省级课题三项, 出版专著一部, 发表高质量论文(CSSCI)二十余篇。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47-350页)
- 330 __ |a 经济思想史, 顾名思义是阐释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 包括西方经济思想史, 也应包括中国经济思想在内的其他国别的经济思想。以1776年《国富论》诞生为标志, 经济思想频现并引领者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经济理论。相应的, 1776年之前的人类经济思想史则被定义为“前史”(如胡寄窗先生《政治经济学前史》, 日本高桥诚一郎《经济学前史》为典型论著)。本书从中国与西方经济思想史视角阐述1776年前的经济思想。对比各自时期经济思想的异同, 为学习者提供对此视角。西方经济思想按照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重商主义、重农学派的路径演进, 而中国的经济思想则按照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路径。此外, 从经济体制来看, 中西方都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演变; 从文化来看, 中西方都曾受到地区特殊的主导价值观念的影响; 从经济基础来看,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基础行业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从治理结构来看, 都经历了(中央集权或相对松散)政府统治。全书遵循时间的脉络, 有了对比的基础。本书要做的是:在同一框架内对比中欧两种思想, 试图从历史上阐述经济要素发挥作用的模式具有多样性。
- 606 0_ |a 比较经济学 |A bi jiao jing ji xue |x 经济思想史 |y 世界 |z 古代
- 606 0_ |a 经济思想史 |A jing ji si xiang shi |y 中国 |z 古代
- 701 _0 |a 柴毅 |A chai yi |4 主编
- 801 _0 |a CN |b CAU |c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