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242oam2 2200277 450
- 010 __ |a 978-7-300-22079-6 |d CNY48.00
- 092 __ |a CN |b 人天748-0295
- 100 __ |a 20160921d2016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集体失语的背后 |e 农民工主体缺位与社会合作应对 |f 王道勇著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d 2016.10
- 300 __ |a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330 __ |a 为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主流社会很少能够听到农民工的自我言说?应对农民工集体失语现状需要怎样的新视角和新思路?本书从“农民工应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主体”这一预设出发,从社会形象、就业、居住、社会交往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分析了农民工主体缺位所塑造出的社会实践。未来,要实现农民工主体回归,最急需做的是让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群体形成社会合作共识,从而让中国农民工能够进行自我言说和自我管理,进而在与主流社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共融,本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农民工主体化的政策思路。
- 801 _0 |a CN |b 人天书店 |c 20160922